物理降溫糾錯
小編親戚家的小寶寶最近發燒了,量過體溫剛好38度,為了避免打針吃藥對嬰兒身體產生影響,家人決定用物理方法來降溫。寶寶媽媽還沒下班,姥姥想,還是先給寶寶降降溫吧。于是,姥姥給寶寶蓋上厚被子,想把汗捂出來。媽媽回來的時候,寶寶已經被捂得滿臉通紅,出汗出得衣服都濕透了!媽媽擔心寶寶出汗過多而脫水,趕緊給她喝溫水,補充水分。
寶寶感冒發燒時,我們都愿意用物理降溫的方法給寶寶退燒。不知道你對自己小時候發燒時父母的做法還有沒有印象,是不是也被捂在被子里發汗?到底什么樣的物理降溫方法是正常的?以前常用的那些方法還能用嗎?
發燒時,什么時候需要降溫?
寶寶發燒時,大量水分會通過皮膚蒸發出去,同時心跳、呼吸會加快,這些都會消耗大量的能量,與此同時,胃腸道的功能減弱,消化吸收的能力下降。如果發燒時間長,而且體溫比較高,往往會使寶寶感覺很不舒服,影響食欲,影響睡眠,嚴重的還可能因為體內水分快速、大量丟失而引起脫水。因此,寶寶發燒時,需要根據體溫高低,采用物理降溫或者其他措施降溫,讓體溫適度下降。
<38℃時
不必采取降溫措施
當肛門或耳道測量的體溫不超過38℃,寶寶活動如常,食欲和精神狀態良好時,不必采取退燒措施,只需要加強觀察就可以。
>38℃時
物理降溫
當肛門或耳道測量的體溫超過38.5℃或腋下體溫超過38℃時,大多數寶寶會有些不舒服的感覺,這時需要采用物理降溫的方法,比如少穿衣服,少蓋些被子,用溫毛巾擦洗寶寶的頭面部、頸部、手臂、小腿等處。
>38.5℃時
物理降溫+藥物降溫
當寶寶肛門或耳道測量的體溫超過39℃,腋下體溫超過38.5℃時,一般需要在物理降溫的同時服用退燒藥。
物理降溫,誰對誰錯?
少穿衣服、少蓋被子,室內溫度適宜 √
寶寶發燒時,少穿衣服、少蓋被子,再讓寶寶多喝些溫水,營造一個溫度比較適宜的室內環境,讓寶寶安安靜靜地多休息,寶寶體內多余的熱量就很容易散發出來,體溫也就自然下降了。
用溫熱的毛巾擦拭
[1] [2]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