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益生菌越來越被大眾熟知,適應癥也被越加越多,小到便秘、偏食,大到氣喘、過敏、異位性皮炎,好像什么病都能用益生菌治療。
真的是這樣嗎?

益生菌,英文單詞Probiotics,源于希臘語「for life」(對生命有益),指食入后對宿主(如人類或動物)有正面效益的食入性微生物。
根據歷史記載,人類最早食用的益生菌是來自于酸奶。早在西元前3000多年,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游牧民族就已經開始制作和飲用酸奶了。
不過,雖然我們使用益生菌已經有悠久的歷史,但對于益生菌是否真的有用,科學界一直保持著質疑的態度。
今天我們這篇文章就是來說說關于益生菌的新發現。
質疑一:益生菌對兒童腸胃炎是否有效?
腸胃炎是一種兒童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以胃和小腸炎癥為特征,主要癥狀是腹瀉伴嘔吐。
常見病因有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、寄生蟲感染和其他感染。其中,70% 兒童腸胃炎都是因為受到病毒侵襲[1],導致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輪狀病毒、諾瓦克病毒、腺病毒和星狀病毒。
除去病毒感染,細菌感染也占了兒童感染腸胃炎15%的病因。最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志賀菌和空腸彎曲菌。 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,如果繼續留在室溫內數個小時,就會繼續繁殖。如果不小心吃了受污染的食物,感染的風險機會就會大大增加。
一般來說,腸胃炎是一個急性并帶有自控力的疾病,除病情嚴重外,通常不需要藥物治療。
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會選用益生菌作為治療手段,但益生菌對腸胃炎真的有用嗎?
由于益生菌的使用在醫學上一直存在疑問,所以前段時間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前瞻性研究,對益生菌是否在改善腸胃炎上有幫助進行了雙盲隨機測試。[2]
NEJM:急性胃腸炎兒童鼠李糖乳桿菌GG與安慰劑治療比較
該試驗涉及3個月至4歲患有急性腸胃炎的兒童,參與者接受為期5天的鼠李糖乳桿菌GG治療,劑量為1×10^10 CFU(菌落形成單位),每日兩次或給予安慰劑。這項實驗共有971名參與者中,其中943名(97.1%)完成了試驗。
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,簡稱LGG菌,正式名稱為鼠李糖乳桿菌GG株,是當前世界上研究
[1] [2] [3]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