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:在公共場所遇到一些寶寶不知什么原因大吼大叫,孩子很煩躁,家長很尷尬,無奈。那么,面對寶寶的這種情況,父母們該如何應對?下面我來支幾招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

圖片素材來源于華蓋
支招一:不要試圖制止或滿足孩子
孩子在公共場突然大吼大叫,家長為了避免窘迫、丟人,常常第一時間訓斥孩子:不許吵,要安靜,或被迫滿足孩子的要求。第一方式常常無濟無事,往往家長越訓斥,孩子越吵鬧;而第二種方式可能當時有效,但容易被孩子要挾,逼家長就范。
因此,建議家長,當孩子在公共場突然吵鬧時,先不要說什么,但可通過表情、肢體語言透露這樣的信息給孩子:你現在的行為引起了我的注意,但我不是很接受。如:平靜地注視叫嚷的孩子幾秒鐘,或稍稍讓自己離開孩子一定距離。
通過這些平靜、耐心、不帶威脅成份的表情、動作、肢體言傳達出關注孩子哭鬧行為的訊息,讓情緒激動的孩子感覺被“看到”。
支招二: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
寶貝大吼大叫的背后,跟著的一定是負面的感受。但是,寶貝意識不到自己的感受,無法表達,只能以叫嚷的方式呈現。所以,當TA們有這種表現的時候,家長要透過現象看到本質,幫助TA們面對自己的感受。如,“寶貝,你這么叫嚷,是不是有哪里不舒服?”,“你不高興嗎?寶貝,快告訴媽媽”等等,第一時間幫孩子認識到叫嚷背后的真正感受是什么,從叫嚷的行為中抽離,冷靜地面對自己的感受,說出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么。